北京副中心新地标!首都博物馆东馆封顶封围完工
近日,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之一的首都博物馆东馆封顶封围完工。项目总体建筑面积约9.7万平方米,建筑最高点48米,预计2022年12月底完成竣工验收,2023年底正式向公众开放。
已定名为大运河博物馆的首都博物馆东馆其设计理念源于运河之舟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南侧形似巨帆,高高扬起;北侧形如船只,坚实厚重,描绘出一幅运河图景。
在施工现场看到的是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机器轰鸣,混凝土搅拌车穿梭往来,塔吊、汽车吊在蓝天的映衬下蔚为壮观。森特股份承建了该项目金属屋面围护系统,包括屋面板和铝装饰板,主楼的檐口铝板、彩釉玻璃和光伏玻璃部分等,该项目采用了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相同的66H屋面系统,具备显著的抗风揭、防渗漏性能。
博物馆由主楼和观众共享大厅两座相对独立的建筑组成。主楼主要体现博物馆的传统功能,由藏品库房、文物修复、展览陈列、社教活动及办公区域组成;观众共享大厅则重点凸显新时期多元化的博物馆服务功能,满足开放式展览陈列、更多类型博物馆活动、特色文创配套服务等观众服务需要,实现更灵活的开放模式,满足不同观众的参观需求。
主楼屋面约1.7万平方米,其中包含金属屋面系统、彩釉玻璃系统、光伏玻璃系统、屋面装饰板系统、檐口铝单板系统,不同系统之间的融合和连接是设计施工的难点和重点。
森特股份技术部门迎难而上,通过不同的尝试,优化每一个节点来完成檐口铝板和彩釉玻璃的融合,在保证防水的前提下体现生动建筑效果。
彩釉玻璃系统为达到设计效果,森特项目团队深化出上千种尺寸的异型玻璃,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现场材料按区按编号有序施工,大大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彩釉玻璃在建筑师的手中,通过不同透光率的彩釉面积,组成了多样的视觉效果。
檐口铝板施工高度最高为48米,通过登高车进行施工作业。在完善的安全措施保护下及管理人员严格的监督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檐口铝板的安装作业。
项目组全体成员不畏严寒,日夜兼程,连续奋战60多个昼夜,保证项目按时完工。
每一个日夜都充满了挑战,每一道工序都洒满了汗水,每一个结构都彰显了智慧。为了按时完成节点任务,公司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为大家加油打气,在森特人的艰苦努力下,终于在严寒的冬日完成了节点任务,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森特股份为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建设而感到无比自豪,博物馆建成后,将充分利用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展现出一个北京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宝库,为参观者带来文化熏陶与情感共鸣,进一步满足市民的文化休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