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疫情下的香港国际机场(二)
对于森特股份来说,国内90%省会级机场的建设,为集团沉淀了丰富的大体量、(双)曲面屋面建设经验。因此,对于香港机场扩建工程来说,超大面积、多系统并不是困难所在,真正让森特股份项目组感到棘手的问题是:
01. 全工程装配式模块化安装;
02. 严格执行英标、欧标标准;
03. 香港本地化运营管理模式。
为了解决这些现实障碍,森特股份迅速反应,抽调了一批精兵良将,组成了专项项目组,开启了又一轮攻坚战。
项目组在翻译人员和技术骨干的支持和配合下,字斟句酌地完成了1000余张技术图纸和10000多页英文技术文件的翻译和校准工作,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础准备工作完成后,项目组开始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模块化安装需要强大的BIM技术作为支撑。设计团队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对建筑表皮模型进行合理化模块划分,另一方面在主结构模型上细化连接节点。项目团队从结构安全、加工制作、施工方案、经济性等多方面考虑、推敲、优化、迭代,不断完善并最终敲定了屋面模块化设计方案,既能满足行规区域需求,也能在微调整下适配异型区域。
项目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于东莞组装场地,屋面模块安装至钢结构大模块上;第二阶段钢结构大模块完成各专业施工后,将整体转移至运输船上,通过海运运抵香港机场,平移至结构平台并整体抬升。大模块安装就位后,模块之间的嵌补段施工开始。
在这些简单的文字背后,是项目组人员通宵达旦的工作,夜以继日的讨论,仅项目A0图纸就需要经过ICE、AA PMR、RSE、ICC、M&VC、BD共六家外审单位评审,同时还需要根据评审意见做出完善和改进。
而接下来,他们还要继续坚守。
越是漫长的赛程,
越是艰辛。
支撑他们不断前进的,
也许,
只是最初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初心和勇气。